无人车 (Autonomous car,或称 Self-Driving car,美国交通运输部定为 Automated Vehicles) 是目前 AI 技术具体应用的热门项目,无人车可以增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性,提供行动不便者、老年人以及某些不适合自己驾驶(例如身体不适)的人更方便的运输选择,甚至因为无需人力驾驶,所以不会受到劳动法令有关工作时数的限制,而更加扩大运输物流的产业能量。事实上, 这正是 AI 的价值,它能提供一个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结构的机会。 在生活上,AI 可以创造更大的公共利益,像是由 AI 在医疗数据中寻找治疗手段的精準医疗计画、可以执行问诊与手术的医疗机器人。在经济上,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快速提高效率、甚至学习人类主管做出决策。
儘管无人车与 AI 的未来充满无限的美好想像,但并不表示人类社会不用为进步付出代价,在发展 AI 的道路上,有一些无法迴避的挑战必须去克服。 首先就是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 ,毕竟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; 其次是 结构性失业问题 ,因为 AI 的普及将逐步取代传统劳工,缺发专业能力的劳工终将因为工作机会的减少而失业; 第三, 跨世代的技术进步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,但企业间的重複投入有可能导致研发资源浪费与效益分散 ; 第四,AI 使用与设计的道德界线与法令规範尚未清晰 ,例如,无人车的安全性与责任规範。
台湾应该怎幺做?因此台湾要发展无人车与 AI 就不能只是口号,必须要有具体实践的作法。我认为应该要从四个面向着手:
首先, 要从基础来扩大培育人才 ,从小学到高中都应该规划电脑科学教育并且学习程式设计的逻辑,到了高等教育的阶段更要结合 AI 相关产业的需求来深化各领域人才的专业知能,并且以开放的心态推动国际人才的交流,给予更方便的身分文件与奖励诱因。
第二, 针对劳工提早进行电脑应用能力的提升 或是电脑专长的培训 ,让劳工能适应于 AI 时代,降低结构性失业的冲击,履行社会责任。
第三, 政府要带领无人车与 AI 产业发展 ,包含半导体与晶片、IoT 系统与安全等 ,建立相关的数据标準化及共享机制,提出奖励与补助并整合各企业的研发资源共同投入,创造最大的研发成果。
第四, 政府应该要建立 A I 发展的 管理考核机制 ,包含制定适用无人车的交通政策与法规,并且定期公布 AI 发展报告书让国人能够了解进度。立法委员 许毓仁 测试无人车自动驾驶台湾如何变身无人车产业巨人?
深入科技立委郑运鹏、余宛如、许毓仁的「无人车大战略」
IBM 牵手 MIT 发展人工智慧:双强合作投入 72 亿台币,要用量子计算机颠覆 AI 运算
2017 年最完整自学资源懒人包:Python、Google Analytics 到人工智慧想学什幺全都包
中国规定中小学生学人工智慧!乡民讽:神经病,没基础就想一步登天?
中国 AI 教父吴恩达开课啦!史上「最完整」人工智慧课程,带你一步步成为顶尖人才